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
中新社记者 李安江 郭晋嘉 杜远
“我的孩子已被埋了10小时了”、“你们快点想办法啊……”
5月12日,我们作为中新社报道灾情的第一梯队在行至绵竹汉旺镇时,第一时间目击到东方汽轮机厂中学垮塌校舍的惨状。“救救我!” 垮塌的房屋中,不时透出被埋学生凄惨的呼救声。天一直飘着小雨,焦急的家长无助地围在废墟前,哭成一片。
前来采访的我们,面对那一张张泪脸,面对他们哀求的目光,一时不知所措。采访还是救人?这个新闻课堂上的道德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来得如此突然。我们放下了手中的相机,此时任何的采访行为都和这里的气氛格格不入。“救人,十万火急”,但在坍塌的钢筋水泥面前,我们也束手无策。
“快点救人,快把这里的情况报告出去”,有人向我们喊着,我们一路狂奔,终于走到了一个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立即用已经拨得发烫手机发出了求救信息。
一夜折腾,已近黎明,我们这时却找不到返回的路,盲目前行中又遇一灾民安置点,我们正准备下车采访,一对焦急的夫妇直扑过来,“救救我们的孩子,求求你们”,急切的话语近乎哀求。窝在妈妈怀中的小孩满脸是血、双眼微闭,只能喃喃发出不明呓语。情况紧急刻不容缓,顾不得采访任务,我们又即刻开车送他们前往绵竹市区寻找医院。
副驾驶座的记者不停催促司机“快点,再快点”,坐在后座的女记者一只手紧握男孩母亲发抖的手,一只手轻抚男孩的额头:“坚持住,会好的。”三公里路程,我们知道,这是在和死神赛跑。
已经停电的绵竹市内一片漆黑,我们将男孩送到当地一个医疗点门前,司机打开汽车大灯照亮进入医疗点的道路。此时,我们突然发现,刚才忙着救人,把我们的一个同事丢在了路上。
经过近一小时寻找,终于在绵竹市人民医院门口一条躺满伤者的街道上看到了同事熟悉的身影,此时的他,已将相机和笔记本放在一旁,正和几名护士将一名满身是血的重伤者抬上救护车。
那一夜,我们没有感到孤单,我们搭车的的士司机,就是来自绵竹的前往灾区献血队伍中的一员。
这一夜,我们几乎没有完成一个采访。
(中新社成都2008年5月18日电)
台湾桃园一黑帮大佬倒垃圾时遭枪击 身中6枪不治身亡******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桃园市黑帮绰号“黑人”的郭信一2日傍晚遭人持枪连续射击,身中6枪,紧急送医仍不治身亡。警方报请桃园地检署侦办,追缉凶手。
根据现场民众表示,郭信一傍晚出门倒垃圾,在泰昌十街突然被人开枪,郭信一奋力逃离,但又接连被开了数枪。
消防员获报到场时,郭信一已经失去生命迹象,紧急送医仍伤重不治,警方随后封锁现场。
知情人士指出,郭信一左右肩膀各中1枪、左右锁骨各中1枪、右手掌1枪、左腹1枪,行凶者手法残忍,不排除是寻仇。枪手在行凶后徒步逃逸。
歹徒疑往新北市逃逸,警方接获通报后追查,发现疑似涉案车辆已被烧毁,警方调阅周边监视器厘清事发经过。
绰号“黑人”的郭信一90年代出道,曾涉及杀警案,负责提供枪支,也曾涉足赌博、高利贷、砂石等案,2015年曾被捕入狱。桃园市在2019年发生血鹰帮车行挟持案,警方请郭信一出面劝降成功,9名人质因而获救。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